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六稳”“六保”有力有效,经济运行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经济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0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5%,增幅位列全省第三。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4.3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16.2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24.9亿元,增长4.9%。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1∶46.3∶51.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09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7%,高于全市GDP增速0.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5.3%,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67.7%,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6.6亿元,增长4.5%,增幅高于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22.5亿元,增长4.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4.7%,高于全省平均2.9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210.1亿元,下降4.9%;企业所得税92.0亿元,增长14.5%;个人所得税26.1亿元,增长11.5%;契税65.3亿元,增长14.0%。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6.3亿元,增长11.0%,其中用于住房保障、卫生健康、社会保障与就业和教育支出分别增长37.6%、22.8%、23.4%、20.8%。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增长稳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78.4亿元,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150.7亿元,增长4.0%;林业产值2.0亿元,增长2.2%;牧业产值19.4亿元,增长11.5%;渔业产值81.4亿元,增长5.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0亿元,增长3.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0.9万亩,下降1.8%。粮食总产69.0万吨,下降0.8%。粮食亩产490.0公斤,比上年增加5.1公斤/亩,亩产水平位列全省第四,其中水稻亩产622.2公斤,比上年减少5.4公斤/亩。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市股份制农业企业8家,其中农业创业板挂牌1家,新三板挂牌3家。农业企业在省股交中心挂牌总数达30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0余家,其中7家入围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年内入选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2个,江苏农业品牌目录产品品牌8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6%,增幅位列苏南第一、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5%,七大行业产值增速“五升二降”,生物医药、冶金、机械、电子、建材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2.7%、11.7%、9.1%、2.7%、1.7%,纺织服装、化工行业分别下降4.3%和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7.8%,超半数行业实现盈利。
新兴产业增长稳定。全年十大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6.0%,其中新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链增长13.7%,新能源产业链增长9.0%,智能电网产业链增长6.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7.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8.4%,位列全省第三。
建筑业产值稳步增长。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021.9亿元,增长6.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686.7亿元,增长6.3%。房屋施工面积13047.9万平方米,增长4.7%;房屋竣工面积4354.3万平方米,增长15.9%。建筑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2.9万元/人,下降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增。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2%,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9.8%,服务业投资增长16.7%。民间投资回暖升温,增长8.4%,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2个百分点,为全市投资企稳转正提供了有力支撑。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7%,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5.1%。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194.8万平方米,增长2.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83.8万平方米,增长2.0%。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13.2万平方米,增长3.8%,其中住宅待售面积111.8万平方米,增长43.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1.4亿元,增长0.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2.4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二。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58.0亿元,增长2.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3.3亿元,下降13.3%。刚需类生活需求增长稳定,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1%,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6.0%。
六、开放型经济
外贸形势好于预期。按人民币计价,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417.3亿元,增长3.7%。其中出口1796.9亿元,增长3.3%;进口620.3亿元,增长4.8%。一般贸易出口增长6.4%,加工贸易出口下降13.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9%,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6.1%。新增省级公共海外仓1家、市级进口交易中心2家。中国(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功获批,跨境电商“9610”“9810”模式顺利开通。
利用外资平稳运行。全市实际到账外资27.2亿美元,增长8.6%,到账额位列全省第四,人均实际使用外资位列全省第一。新增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60个,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21个,新增省级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4家。全市增资项目118个,新增协议外资额增长16.3%,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薛家“外资小镇”经验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商务部肯定。
外经合作质效提升。全市新增境外投资项目69个,中方协议投资额3.6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个。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3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2.9亿美元,项目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一带一路”投资项目27个,中方投资额2.3亿美元。
开发区加快发展。全市开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4.0亿元,增长6.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226.3亿元,增长7.6%,实际到账外资22.9亿美元,下降0.5%。中以、中德、中欧、中瑞4家国际合作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国际合作园区,获评数位列全省第一;获批省级特色创新示范园区8家,覆盖率居全省前列。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总体稳定。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87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6.4公里。全年营业性客运量4167.1万人,下降31.6%,货运量13755.8万吨,增长5.0%。公路客运量2873万人,下降29.3%,公路旅客周转量17.4亿人公里,下降41.7%;公路货运量10948万吨,增长6.7%,公路货物周转量106.7亿吨公里,增长9.8%。铁路客运量997.8万人,下降34.7%;铁路货运量152.9万吨,下降1.7%。民用航空旅客吞吐量225.5万人次,下降44.3%,货邮吞吐量1.9万吨,下降43.0%。港口货物吞吐量10276万吨,增长35.8%,其中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港货物吞吐量5441.5万吨,增长1.7%,集装箱吞吐量35.1万标箱,增长9.6%。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57.2万辆,其中个人汽车123.0万辆。
邮政通信低开高走。全年邮政业务总量88.4亿元,增长15.7%,邮政业务总收入66.3亿元,增长18.1%,其中快递业务收入50.2亿元,增长23.6%。邮政业发送特快专递3.2亿件,增长20.6%。通信业务收入71.3亿元,下降0.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8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58.3万户,其中4G以上用户563.0万户,互联网用户281.6万户。
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全年旅游总收入829.2亿元,旅游总人数5148.3万人次,均位列全省第四。其中旅游总收入恢复69.2%,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30.3、11.6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二;旅游总人数恢复64.6%,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6.7、10.9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三。溧阳创建为全市首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坛、武进和新北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总量居全省前列。
八、金融业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47.8亿元,增长8.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544.6亿元,增长12.2%,其中住户存款507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942.3亿元,分别增长16.1%和12.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259亿元,增长19.4%,其中住户贷款3402.8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6849.9亿元,分别增长24.0%和17.2%。
保险业务稳定提升。年末全市保险公司共79家,其中产险公司30家,寿险公司49家。全年保费总收入309.4亿元,增长6.2%,其中人寿险241.5亿元,增长6.2%,财产险67.9亿元,增长5.9%。保险赔(结)款支出78.4亿元,增长6.4%,其中人寿险38.7亿元,增长9.9%,财产险39.7亿元,增长3.3%。
证券交易加速明显。年末全市证券营业部85个,资金账户总数111.7万户。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总额25542.8亿元,增长108.9%。其中A股交易额20600.2亿元,增长94.2%;B股交易额5.8亿元,增长35.3%;基金成交额1296.1亿元,增长47.6%;债券成交额3640.6亿元,增长396.2%。新增上市企业10家,累计总数71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累计总数105家。
九、科技创新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完成专利申请58236件,其中发明专利13076件。专利授权4132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856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0.7件。高企认定数1141家,通过率66.5%,位列全省第一。推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716家,增长65.2%,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数1156家,增长60.3%,增幅均位列全省第一。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列全国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行榜第16位(地级市第3位)。
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全市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288家,其中众创空间11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8家,科技企业加速器44家。市级以上“三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846家,其中国家级15家,省级726家,设立海外创新研发机构的企业59家。
高新园区建设高质量推进。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武进两个国家高新区分别列全国高新区排名第23位和第38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市国家农业科技园获批建设,江苏省金坛华罗庚高新区获批筹建。87家创新载体列入苏南自创区优秀创新载体并受表彰,其中独角兽企业2家,数量位居苏南自创区第二位;潜在独角兽企业9家,数量较上年实现倍增;瞪羚企业76家,位列苏南自创区第二。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高质量加快推进。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803所,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100%。全年实施新建、改扩建学校105所,竣工投用学校45所,增加学位28470个,增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1774人。新增国家“万人计划”、省政府特殊津贴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各1人,市特级、高级、骨干校长105名,市特级、高级、骨干班主任170名,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93名。新增市级优质幼儿园19所、省级优质幼儿园4所,新增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24所,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93%以上,顺利通过四星级高中复审7所。高考本科达线率92.9%,超全省平均34个百分点。入选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13家,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入围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5所,占比位列全省第一;在省“十三五”现代化示范校、优质特色校、现代化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等各项评比中,入选比例均位列全省第一。
公共文化发展成绩亮眼。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博物馆28个;公共图书馆7个,图书总藏量673.4万册;自办广播节目7套,电视台节目7套,有线电视用户84.6万户。共完成重点文物修缮工程22处,梳理老城厢内外名人故居资源60多处,溧阳、金坛、武进、新北和天宁列入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公共文化新地标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文化广场全面建成,开放“秋白书苑”10家,累计接待读者超100万人次。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二胡协奏曲《江南第一燕》分别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创作计划和“百年百项”小型作品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全省仅8部,位列全省第一);锡剧《烛光在前》入选2020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举办第七届“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动,推出八大系列、235项优质文旅活动,“麦积山石窟艺术展”“全国竹刻邀请展”等引发观展热潮。深入实施农村文化“三送”工程,深入开展农村文化“三送”,送戏1050场、送电影10021场、送书50000册。
卫生健康事业有力推进。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64个,拥有总床位2.9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87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4万人、注册护士1.73万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25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实现了全治愈、零重症、零死亡,共派出108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机构26家,建成城市应急检测基地3家,大力推进标准化发热门诊建设3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预约诊疗率超过70%。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市三院创成传染病三级甲等医院,建成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4个。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6项,省科技项目立项6项。获医学新技术引进奖22项,首次获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年内等级运动员发展214人,等级裁判员发展637人。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地22458个,其中体育场28个,体育馆28个,室内外游泳馆(池)233个,乒乓球房(馆、场)2831个,健身房(馆)1363个,篮球场(含三人制篮球场)4165个,城市健身步道2378个,全民健身路径6774个,其他体育场地4658个。年内新增体育设施面积2034.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体育设施面积4.3平方米,承办国际级比赛1项、国家级比赛16项、省级比赛15项,共有26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运动员获得全国比赛及全国以上大赛冠军。
十一、人口、民生与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全市户籍总人口386.63万人,增长0.4%。其中男性189.26万人,增长0.2%;女性197.37万人,增长0.6%。户籍人口出生率7.6‰,死亡率7.9‰,人口自然增长率-0.3‰。
就业创业形势良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5万人,扶持创业2.4万人,创业带动就业9.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5%。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080元,增长4.5%。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29元,增长3.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64元,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7:1。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291元,下降1.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987元,下降0.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667元,下降4.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7.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1.7%。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5,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五涨三跌”。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9.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4.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9%,居住类上涨0.8%,医疗保健类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下跌3.8%,衣着类下跌0.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跌0.2%。
住房市场保障供给。全年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0092套(户),基本建成11736套(户)。中心城区“大板房”治理工作全面推进,28.2万平方米异地置换启动建设,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被央视和江苏卫视报道点赞。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全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6个,改善总建筑面积115.7万平方米,惠及住户10984户。
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1.7万人,增长5.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2.4万人,增加10.9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6.7万人,增长1.6%。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全市10110户、1.4万人纳入低保范围,其中城镇低保对象3819户、0.5万人,农村低保对象6291户、0.9万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2亿元。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120个,养老机构床位数29141张,收养人数14850人。拥有法律援助中心8个,接受法律咨询3.5万人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99.6%。全年发行福利彩票6.4亿元。
十二、城乡建设和公用事业
重点交通工程强势推进。全年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14.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7.7%。溧高高速、常宜高速公路提前建成通车,常泰长江大桥、南沿江城际铁路、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芜申运河溧阳城区段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深化,溧阳市纳入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1号公路瓦屋山线获评全国“最美农村路”。
公交服务水平提升。年末全市公交线路352条,公交营运车辆2678辆,营运出租汽车3672辆。发布“i巴士”定制公交平台,开通定制专线12条,利用信息化服务手段,实现公交服务与乘客需求“零距离”。全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3245个,全市共116家机关单位开放共享泊位13366个,其中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停车泊位2346个。
公用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22.6亿千瓦时,增长3.3%,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2.9亿千瓦时,增长4.2%。全年城区自来水供水3.9亿立方米,管道燃气供气量15.3亿立方米,污水处理3.4亿立方米。全年生活垃圾清运量199.8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完成治气工程1237项,燃气锅炉低氮改造750台,持续推进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高效治理工程和制造业重点集群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完成治水工程430项,全面开展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以及六大重点行业企业提标改造,扎实抓好太湖应急防控,累计打捞蓝藻21.2万吨。固废危废利用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危废焚烧处置能力达19.1万吨/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96件,关停、转型和提升沿江一公里内化工生产企业31家,建设沿岸五公里生态廊道。“十三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幅超过17%、21%、26%、22%。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PM2.5浓度40微克/立方米,下降14.9%,创有监测记录(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0.3%,比上年提升13.5个百分点,改善幅度位列全省第一,PM10、二氧化氮两项指标首次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国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84.4%,较2015年提高42个百分点,达“十三五”以来最优水平。
注:
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除注明按可比价格计算外,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2.公报中数据均为快报数,实际引用请以统计年鉴为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