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信息 >> 正文

钟楼区:融合AI监管平台 无人机开启城市治理新纪元

发布日期:2025-03-18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今年,钟楼区积极探索无人机赋能城市治理新模式,有效汇总标注全区河道、闲置地块、在建工地、耕地林地等重点区域,覆盖两违监控、市容环境、施工建设、水文监测等常态管理场景。全区首期规划部署6个无人机机场,加快推动基层治理从“人海战术”向“科技赋能”转型。
  一是机场建设,编织低空巡航“覆盖网”。科学部署机场位置,设立邹区机场、西林机场、卜弋机场、泰村机场、新闸机场、勤业机场6座机场,实现重点区域低空巡航全覆盖。预计全年可开展飞行活动12000余次,单次10分钟即可完成8公里巡飞任务并收录800余张高清影像。
  二是AI赋能,提升智能监管“精准度”。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通过自主研发30多项图像识别算法,打造“政飞云”AI管理平台,为无人机安装“数智大脑”。截至2月底,无人机配合后台AI大模型精准标注河道、耕地、工地等9大类48项巡查要素,共发现黑臭水体、非法圈圩、违章搭建、耕地非粮非农化等10余类问题共214个,并由平台自动形成工单上报业务主管部门,完成闭环处理。
  三是全域建模,绘就城市治理“新蓝图”。精确构建数字模型,借助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全方位采集全区河道、地块等信息,进一步结合地面与卫星数据,为自然资源核查、城市管理、应急处置提供分辨率更高、更新周期更加可控的全域2D底图建模。未来,“政飞云”平台将以钟楼数字模型为基础开发“全自动工单系统”,实现无人机集群根据部门实际需求,自动生成巡查方案并执行任务,推动 “空 - 天 - 地” 一体化治理迈向新高度。
  目前,钟楼区将进一步扩充低空巡管事项核查清单,推动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社会治理、项目双进等领域,实现全域“高空感知、超距调度、迅速响应”,全面提升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